医药网7月14日讯 7月13日,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挂网了《国家卫健委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有效供给总体不足、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的痛点,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
《通知》强调要突出重点,狠抓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药经济报》记者注意到一个新提法:国家层面要求统筹推进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鼓励社区医院与城市医联体内上级医院开设联合病房。就是说,有条件的社区医院可牵头组建医联体,实现与上级医院病房共享,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再往远一步看,社区医院用药将发生变化。
慢病用药结构重塑
从《通知》来看,提高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服务将是新政核心导向之一。未来,在社区医院将会加强住院病房建设,合理设置床位,主要以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为主,鼓励有条件的设置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床位,并结合实际开设家庭病床。同时提高中医药服务和医疗康复能力,推广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17955亿元药品销售额中,公立基层终端市场份额占到10.0%。在这1808亿元的公立基层医院终端,城市社区中心占696亿元,同比增长10.5%,乡镇卫生院市场销售额达到1112亿元,同比增长6.8%。
具体来看,在社区卫生中心(站)中慢病用药最为畅销。在TOP 15品种中绝大多数是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且以口服剂型为主,注射剂相对较少。2018年社区终端销售排名前五的分别有阿卡波糖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吡格雷片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规模多在10亿元以上,且增长较快。从厂家角度来看,以上均为外资品牌。在带量采购及基药目录的推动下,部分外资药成为社区医院处方的首选。
在慢病方面,中成药在心血管领域、呼吸系统疾病用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等领域表现得较占优势。如广东省通过三甲大医院面向全省提升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专业急救知识、常见病诊治、慢病管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业务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社区终端外资企业布局更早,而乡镇卫生院则是内资企业更占优势。
未来这个市场会怎么变化?专家建议,一是要通过多渠道营销应对不同市场需求,边际效益决定了直控终端下沉深度,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特点不同决定了多渠道接触,一手抓终端拉动、一手抓渠道推动,还需要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做空中覆盖;二是终端,根据终端状况进行分级和升级管理,一方面将目标终端按目标销量设定不同级别,分级管理,资源分级投入,逐步调整到位,另一方面随着销售不断进展再对终端销量定级进行升级管理,将级别梯度标准提高,进而使终端不断提升销量,扩大市场份额;三是推广,基层推广活动组织的特点要求,权威性强、专业性强、内容实用性强、网络渗透广、符合基层发展现状与趋势,基层推广方式以小范围、多频次为主;四是队伍,基层队伍最重要的是选对人;五是组织形式,基层产品多为成熟产品,更适合区域分派。
加固早诊早治能力
通过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社区常态化防疫起到重要作用。《通知》特别要求,强化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能力。结合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常态化开展医务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社区医院在健康体检和日常诊疗过程中早发现传染病的能力。
山东省更是规划设立基层首席公共卫生医师,为每个社区、乡镇卫生院配备1-2名专兼职公共卫生医师。据悉,疫情期间,93%的诊所受疫情影响停诊。具体到不同科室,儿科诊所门诊量下降80%。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常态化防疫将会把重心逐渐下移,基层社区医院将是防疫的基础,进而必然会带来抗疫药物、医疗物质的下移。
只不过,开发基层社区医院用药终端,仍面临系列突出问题,一是基层卫生人员能力不足,居民信任度低;二是缺乏吸引人才到基层的长效机制(基层卫生人员收入低、职业发展受影响);三是补偿机制落实不到位,医疗保险支持力度不足;四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到位,部分地区服务效率呈下降趋势;五是医疗服务数量、质量尚需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效果尚未显现;六是基药配比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短缺,零差价使得从业人员收入下降,积极性也下降;七是分级诊疗推进缓慢,大医院没动力将病人向下转,基层也没动力向上转。
登录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