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6月1日讯 5月28日上午,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主持召开了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改革座谈会,听取了部分企业和协会代表意见建议。
信息很短,事情很大!
5月28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发布了一条会议消息,仅仅54个字,却透露出一条重要消息。
国家医保局官网信息显示,5月28日上午,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主持召开了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改革座谈会,听取了部分企业和协会代表意见建议。
这是否意味着高值耗材也将进行全国集采?
其实,5月初,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在天津进行的一次调研中便透露了一些信息。调研期间,胡静林出席了天津等九省份联盟采购高值医用耗材申报信息公开大会。他表示,本次天津、北京、河北、辽宁等省区市联盟采购人工晶体,是继去年安徽、江苏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破冰后又一重大进展,彰显了以天津牵头的联盟地区医保部门敢啃硬骨头的责任担当。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胡静林表示希望联盟地区以本次采购为起点,将更多质优价宜产品纳入采购范围,为全国普遍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探索经验。可见,国家医保局有意将高值耗材的集采推广至全国,但是是由国家组织还是地方自行安排,目前仍然未知。
对于高值耗材的治理,国家也早有部署。去年,国办印发了《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明确高值医用耗材将迎来带量采购。随后,在国家医保局的指导下,安徽、江苏率先对部分高值医用耗材进行带量采购。
但不少观点都认为,高值医用耗材目前没有建立统一标准和分类,品种规格繁多,市场分散,如何带量采购?
对于这一棘手问题,在一场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曾表示,国家医保局成立伊始就启动了全国统一的高值医用耗材编码编制制定工作,形成全国的通用语言,研究制定了医用耗材在内的15项信息业务的编码标准。去年6月27日已经在国家医保局的官网上线运行。其最大的特点是规范了医用耗材的分类目录,实现了“一品一码”。
值得注意的是,李滔表示,下一步考虑,凡是产品信息不按照统一的分类和编码进入医保系统的,以后就不能在全国各省和国家平台上进行招采,也不能进行医保的支付。如果这一政策执行,将为统一编码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目前,国家医保局推动的耗材集采正在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去年底回复人大代表建议时国家医保局表示,将选取重点品种实施“带量采购”的试点工作,降低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惠及百姓。
去年7月,安徽以公立医疗机构采购联合体为主体,联合对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产品带量采购。采购量为2018年度两类耗材采购量的70%、90%,同时规定医疗机构采购使用量不得低于2018年度的80%。骨科脊柱类材料总体平均降价53.4%,单个组件最大降幅95%,人工晶体类总体平均降价20.5%。预计两类产品年节约资金分别为3.7亿元和0.29亿元。
在江苏,55家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组成的联合采购联盟,拿出全年用量的70%采购,谈判的品种为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支架和双腔起搏器。支架按单个品种谈判,中选品种平均降幅51.01%,最高降幅66.07%;起搏器按生产企业谈判,中选企业涉及品种平均降幅15.86%,最高降幅38.13%。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钟东波表示,两省此次试点带量采购的规模不算大,但效果很明显。
今年,天津、北京、河北、辽宁等省区市联盟采购耗材、内蒙古印发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实施方案,各省都在稳步推进相关工作,国家医保局也明确表示不会照搬4+7模式,还要结合高值医用耗材自身的一些特点来研究制定相应的集中带量采购方案。
对于高值耗材的治理,国家卫健委去年表示将制定重点监管目录。高值耗材的治理工作,将在2020年更加清晰。
登录查看全部内容